欢迎访问 富硒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富硒项目

巴东县西淌村:走出中药材生态富农之路

时间:2020-04-14 作者: 来源:

西淌村:走出中药材生态富农之路

全媒体记者谭举先 通讯员饶自爱

伙计们,中药材运输、销售堵点都打通了,我们力争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我们的药材产业继续做起来!

4月8日,巴东县水布垭镇西淌村党支部书记汪久州来到该村六组,见到药农们正在忙独活除草、天麻下种、云木香施肥的场景,开心地站在田埂上为药农们加油鼓劲。

天麻村的麻烦

人勤春来早,药园正忙时。西淌村是我州高山中药材专业村。中华药典中的《巴东独活》就是以西淌独活为标本。该村天麻种植从散兵游勇到抱团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

独特的区位优势,成熟的种植技术,稳定的种植规模,吸引不少外商入驻西淌村收购天麻种子和成品。西淌村成为全州天麻种植专业村,每年成交天麻7.5万多公斤。去年,该村产天麻种子和干制天麻7.5万多公斤,独活4.1万多公斤,云木香1.5万多公斤,产值600多万元。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西淌村人满脸愁容。药农们的天麻种子还在地里没挖,挖出来的天麻还没销岀去就遇上因疫情防控封村封路,各种晾干的药材成品因此堆积在家,天麻种子滞留至少5万多公斤。

眼看即将错过天麻种子销售和育种的黄金期,而育种需要的蜜环菌、萌发菌无法运进山,这将直接影响天麻的生产。加之各类药材成品因运输受阻而变不成钱,地里的天麻种也没挖没销,药农损失巨大。很多药农为此伤心,后悔将土地种药材,想改变主意种粮食。一时间,西淌村怨声四起。

打通运销堵点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季节一过,药农就是加班加点也种不出应季的药材。原村党支部书记谭德荣对汪久州说。

春分过后,万物萌动。眼看着西淌这个刚成型的高山药材园因疫情而难以成园时,村支两委与驻村尖刀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立即商量对策,就及时打通药材运输、销售、药农下田上山的堵点寻找妙方。

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劲时,驻村尖刀班兵分多路入户统计天麻种子滞销量和各种药材积存情况。

据统计,全村因疫情积存的名贵中药材,价值达500多万元,但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既要严格落实不聚集、少接触的要求,又要抢农时、抓进度,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这考验着村官和尖刀班的应对能力。

汪久州和尖刀班班长谭儒忠连夜呈书到镇政府问计。

3月5日,州政协副主席、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县政协副主席李闯,镇党委书记田祚立带队来到西淌村,送技术、送服务、送信心。

不误农时不负春。该县药办和县农业局及时派指导组到西淌村,千方百计帮助药农解决药材销售和农资运输难题,开辟绿色通道,指导药农在不聚集、不找工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开始采挖天麻种,包装成品药材。

疫情虽严峻,危中亦有机。今年的春耕虽然少了开耕的热闹,少了串门的乐呵,少了劳作间围聚举杯解乏的轻松惬意,但西淌村药农抢抓春耕生产的紧迫感没有减,非常时期,这个不闹的春耕里憋着一股越忍越勇的劲,正为赢得今年的药业丰收孕育着更大希望。

该县药办和农业部门为西淌村打开绿色通道后,西淌村村委会组织专人服务,网上申请电子通行证,组织专人专车进行配送,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点对点进行运输销售服务,打通了西淌村天麻种子和各类中药材外销堵点。

尽管疫情未全退,但西淌村通过绿色通道和电子通行证,销售了6万多公斤天麻种和3.5万多公斤其他中药材;拉回了6000多件萌发菌、18000多件蜜环菌,种植天麻所需要的菌药处于饱和状态,影响天麻生长周期的堵点彻底打通,让揪心的西淌药农又舒心起来,铆足劲在药园里闹春耕。

西淌人的希望

尽管受疫情影响,我家种的天麻还是卖了15万元。感谢村里为我们及时解难,让我种药材的信心更足了!该村五组天麻王谭德富脸上洋溢出希望的笑容。

疫情暴发前,西淌村在外务工的有262人,通过电话、入户宣传和微信交流,有113人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一心在自家田里种药材。

该村七组药农覃忠阶常年在武汉白沙洲冷链大市场打工,见村里抓药材产业很较真,也一心归农,在家种药材。问他为何要改行时, 覃忠阶爽快地回答:种药材才是我们西淌人壮腰包的希望,你看人家种植药材一年的收入,比我们在外面打工收入还高,我何必还要往外跑?

该村三组天麻大户舒克荣将自已摸索的种天麻、独活、贝母的秘诀传给大家, 更是让西淌人看到了希望。

常年在外打工的该村三组年轻村民舒俊清,经村干部上门动员,放弃到浙江打工的念头,在家种植了20亩中药材,还着手打造当地的农家乐。他说:城市里再繁华,终究是漂泊,没有家的归属感。

西淌这个远离集镇的高山村,从生态林到产业林,从守着群山叫穷到变成金山银山显富,从怨山尤人到靠山爱山,充分利用西淌生态资源,立足打造无公害的富硒天麻品牌,将穷山变富,转劣势为优,走出了一条以天麻产业为支撑的中药材生态富农之路。

在西淌村22.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那一亩亩贝母、一行行独活染绿了西淌的田野,山上山中山下大多是种的天麻。汪久州很有底气地介绍:翠绿的颜色是西淌的希望,是西淌最美的风景,是西淌百姓的聚宝盆。为让药材产业规模化、药农利益最大化,减少中转环节,我们已申报成立西淌高山仿野生中草药公司,扩大到集种植、加工、销售、仓储为一体的农民股份制经济组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2700亩,让西淌无公害的中药材走出大山,走进大市场。

春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西淌。西淌仿野生药材基地里,独活、贝母、党参、玄参、云木香、重楼等长得葱茏茂盛,混杂着缕缕清淡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