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恩施新闻网点击量:31 次时间:2019-09-20摘要:新机遇下,恩施市太阳河乡充分发挥旅游“主角”作用,不断盘活旅游要素,夯实“旅游兴乡、产业富民”战略基础。
通讯员 姚 瑶 马 戈
文体活动唱火旅游大戏
新机遇下,恩施市太阳河乡充分发挥旅游主角作用,不断盘活旅游要素,夯实旅游兴乡、产业富民战略基础。
8月10日,以恋上梭布垭爱在女儿会为主题的土家女儿会在梭布垭石林景区举行,吸引国内外3万余名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8月11日,2019中国恩施梭布垭石林杯十大拐自行车爬坡赛在太阳河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500名选手再次在网红地十大拐公路上演速度与激情,这是继2017年后,该乡在该路段举行的第二次全国自行车爬坡赛。
当天下午,第五届相约女儿会鄂台少数民族手牵手活动在梭布垭石林景区成功举办,台湾同胞和土家阿哥幺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女儿会增添了亮丽色彩。
文化搭台、体育助威、旅游唱戏,一系列文体活动,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旅游节庆大餐。
文化游避暑游疗休养游不断带火民宿产业。
位于太阳河乡白果树村放马场组的农家小院民宿,暑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朋友介绍过来的,已经住了10多天了,这里风景美,环境好,人也热情,吃着原生态的农家菜,患了3年的失眠症都好了,我都不想走了。
家里人打电话让我回上海,我就待在这里不想走,哪儿都不去,就在这里过完夏天。
讲到本次旅游体验,来自荆门的几位游客你一言我一语,啧啧称赞。
清晨,迎着温和的日光,唱歌、练瑜伽、吹笛、弹古筝、游泳,跟着老板娘去地里采摘时令蔬菜游客们在这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2016年,村民陈俊佳先后投资近60万元将老木屋改造成如今的农家小院民宿,还自修水池,引用山泉水建成200平方米的游泳池。
农家小院在放马场组的组级公路旁,远离主公路,在这里来的游客基本靠朋友介绍。
赵文学是白果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自己修好了三层平房,跟着陈俊佳开办民宿。
8月开始试营业,第二天晚上游客就住满了,都是陈俊佳介绍过来的客人,明年打算增加几个房间。赵文学高兴地说道。
蜡烛顶组的陈金鱼,每天在石乳关小区路旁卖腊肉和土鸡,旅游高峰期,平均每天卖30余只土鸡和20多个腊猪蹄,收入不错。
今年夏天,白果树村接待来自重庆、武汉等城市过来避暑的游客近6000人次,农民增收近200万元。
2017年马林村返乡创业人士徐青山,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硒坪民宿,今年4月30日正式营业,已经接待了23个省份的游客。
位于双河岭村瀑布旁的双河岭生态茶叶山庄,今年6月21日开始营业,3个月来收入10余万元。
越来越多的农户吃上了旅游饭。
在不断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农民体育示范乡两大招牌的同时,该乡做足旅游+文章,走出全域旅游产业振兴之路,乘着改革发展的浪潮,正实现华丽转身。
旅游热带火特色产业
太阳河乡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需求,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快速发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
小土豆来五件,寄到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桃子124块15斤吗?来15斤,地址是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
连日来,太阳河乡益贫电商负责人向作洲的微信订单接到手软,富硒小土豆、猪血桃、茶叶等土特产广受青睐。
今年3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职工疗休养基地在梭布垭石林景区挂牌。
目前,已有14批次近600人参与疗休养,购买当地土特产6万余元。
今年以来,通过益贫电商平台销售的农副产品近120万元。其中,恩施小土豆通过电商销售25万公斤,茶叶销售额达44万元,土鸡和鸡蛋销售额达3万元,干果销售额达2万元,蜂蜜销售额达3万元。
从前农村不值钱的土货,如今已变成城市餐桌上的香饽饽。
肥沃的土壤、优美的自然环境,不断吸引外来市场主体在这片沃土上发展特色产业。
四川人邓勇从事中药材种植、收购20余年。2018年,他成立恩施市勇春强中药材有限公司,在深度贫困村茅湖淌村投入100余万元,建有300平方米的厂房,租赁村内土地发展大黄、白术、白芷等药材500余亩。
每天有80元的工资,还供一顿午饭,今年我可以找一万多块钱。贫困户谭和琼表示,自从勇春强公司成立以后,其药材基地周边的老百姓有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该公司共聘请工人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42人,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茅湖淌村境内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最明显的市场主体。
太阳河乡逐步打造形成的一心(以旅游产业为中心)、两轴(以白奉公路为轴的农副产品经济发展轴和以梭布垭石林景区为轴的旅游发展轴)、三片区(以发展黑猪、土鸡、蜜蜂等为主的生态养殖区,以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区,以旅游度假、疗休养为主的休闲度假区)的产业空间结构正日趋完善、相互交错、相辅相成,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创新治理引领乡风文明
太阳河乡创新464模式,搭建基层治理服务新体系,让基层治理活起来,乡风文明得到大转变。
我们推出了《村规民约》、《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矛盾纠纷层级调处表和律师进村便民卡,我把它总结为一规一册促和谐,一表一卡化纠纷。太阳河乡司法所所长向延奎介绍说,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是搭建基层治理服务体系的关键。
将《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与律师进村明白卡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在集镇、村委会、公路沿线制作法治宣传固定标语,建立法治文化长廊,通过案例展示,重点从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农村信访等方面教育全乡干部群众遵纪守法。
近两年,全乡共开展送法下乡、召开村组群众会300余场次,参加普法学习15000人次,发放各类普法政策宣传资料6万余份,通过群众会传达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作用。
小意见听取、小纠纷排查、小矛盾化解、小隐患清除、小漏洞堵住、小事故预防,六小工作方法将各类小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依托乡贤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多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目前,全乡7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等现代乡贤活跃在基层一线,充分发挥他们在矛盾调处、民情联络、文明教化、村务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2019年上半年,太阳河乡全年矛盾纠纷54起,成功化解53起,化解率达98%。其中,组里化解35起,占化解总数的65%;村里化解10起,占化解总数的19%;乡里化解8起,占化解总数的15%,调解涉及案件金额数近90万元,全乡无一例越级上访,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建章立制,太阳河乡不断健全法律援助服务机制,重点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赡养老人、不守诚信、困难群众等问题和人员完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机制。
同时完善全乡人民调解层级调处机制,全乡辖区建立了1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劳动争议、妇女维权、旅游行业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
基层治理服务新体系为民解难再上新台阶。6月11日,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太阳河乡梭布垭村委会的会议室召开。当天的听证会,还邀请了当地村民代表、乡人大代表、法律顾问团律师、村尖刀班成员、帮扶干部等全程参与。
把群众有疑问的事交给群众裁决,把大家关心的事摆上台面说清,这场听证会,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今年5月,太阳河乡党委书记张丽红获得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该乡还通过我与老乡同劳动五美五好评选、三学三知劳动技能与法律知识培训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或措施,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领文明新风尚,让文明之风劲吹太阳河的每个角落。
峥嵘七十载,太阳河乡抢抓机遇,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将曾经穷乡僻壤的生态劣势转变为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区位条件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共同奏响新时代的主旋律。